 
10月31日,据媒体人“导演我躺哪_basketball”报道,CBA公司计划在2025-26赛季对比赛规则进行重大调整,单节比赛时间将从12分钟改为10分钟。另一媒体人“球圈赵探长”也确认了这一变动。
媒体人“三土带刺”对此发表评论,他表示,CBA的根本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每节打几分钟,但与国际篮联(FIBA)规则保持一致,确实是应该推进的方向。这一调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持续被讨论,也导致不少相关事务迟迟未能敲定,但最终走向10分钟一节,是早已明确的趋势。
至于比赛时间缩短可能带来的商业权益影响,他认为这不仅仅是“少了几分钟”的问题。CBA多年来运营方式过于固化,缺乏创新,单纯追求增加比赛场次,并未带来实质提升。从国际赛场表现来看,中国男篮成绩持续下滑,早已反映出问题所在。能否打进奥运会,并不完全取决于联赛本身,更关键的是有多少球员能在海外高水平联赛立足。正如足球领域,日本有多少国脚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,而中国球员呢?没有这样的基础,冲击世界杯又从何谈起?
放眼CBA赛程,看似密集繁重,但很多场次现场观众寥寥,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。如果只是机械重复、缺乏变化,观众难免审美疲劳。CBA需要真正思考如何“玩”出新意,不是举个广告牌就算回馈赞助商。同时,赞助商也应反思自身投放策略——中圈那个大标志一直摆着,真的有用吗?他们真的缺这种曝光吗?
联赛需要注入更多活力与刺激,例如引入洲际赛事。相比一场对阵联赛后几名的常规赛,观众是否更愿意看CBA球队与日韩劲旅交锋?答案显而易见。目前的CBA,确实让人感到疲惫。
 
    


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